本文转载自“简单心理”
作者 |王燕简单心理认证合作咨询师
1.咨询师的稳定非常重要。
咨询师面对想自杀的来访者是非常焦虑的。但如果我们在一个非常焦虑的状态下工作的话,我们的功能就丧失掉了。
所以我们这个时候需要跟来访者澄清和面质。我可能没有办法去帮助一个已经决定要自杀的人, 但是我想你来是寻求帮助的,是寻求如何去面对这样的困难。我们共同去努力合作,希望他能够配合。
打破保密协议,通知家人对于咨询师是一个重要的保护。
2.如果来访者出现自杀的想法,是需要放在首位重视的。
我们可以问来访者,第一次出现自杀的念头,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?这样去追溯自杀的根源。
抑郁症的来访者要自杀一般有一个特征:周围客体是没有的、丧失的、孤独的,周围人对他没有帮助。所以这个丧失对他来说很难过,周围都没有人,那我想我也会在那里孤独而死。所以TA要摧毁自己。
3.了解什么再一次引发了他的想法或者发生了什么事情,自杀的念头不会无缘无故出来。
有的时候周围人的想法,尤其是自杀想法会影响当事人。我们要去看TA周围的支持系统:TA的朋友是什么样的,有没有亲人或者其他人可以支持TA,社会功能如何?如果整天在家里,不出门,社会功能退缩是很严重的,危险性比较高。所以要看他周围的客体关系如何。
4.当他有自杀的想法时,咨询师需要主动跟他去谈这些自杀的念头。
比如说,是否已经实施了呢? 实施到什么程度了呢?如果来访者提到具体工具刀,可以问问有没有用刀割自己,用刀割自己是不是很疼呢?如果来访者提到跳楼,询问脑海里想象跳楼的场景?总之,咨询师要能够与来访者谈论这些细节。
还可以给他一些建议。比如割手的来访者,如果他只是想割,可以打电话寻求帮助,或者可以用红色墨水,红笔之类的在手上划一划。
5.探索资源,去了解为什么来访者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自杀?
TA的态度的背后到底在乎的是什么? 到底看中什么?是什么让他活着有价值?探讨他生命中有支持性的经历和人物,是什么让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?
6.对于自杀的来访者不建议给他走的太深,不要走进潜意识层面。
因为这会令他更加得艰难。我们让他更多的保持在意识层面,意识层面可以让他有功能。 与此同时,可以给到支持。
7.提供就医资源,并明确就医计划。
咨询师需要明确地确认来访者什么时候去看医生。早一天去,安全性提高很多;晚一天去不可控的因素很多。
比如,咨询师可以在同行处了解详细的就医资源,除了医院名称之外,也许还可以了解详细的科室病房,医生护士看护的情况,自己合作比较多的精神科大夫,挂号门诊状况等信息。在本次小组中,就恰好有咨询师提供了详细信息,给到了非常大的帮助。
1. 自杀信号:
1)最主要的信号:想自杀的人会说他要自杀
2)寻找自杀的方式
3)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
4)觉得卡住了,无助,没有任何的希望,不想活了
5)生活上的方式突然的改变,比如增加一些酗酒,抽烟,吸毒的行为等等
6)情绪非常痛苦.情绪变化非常快.
7)把东西收拾起来送给别人.
8)行为方面的巨大改变.
9)睡眠方式的巨大改变.
10)个人性格方面的巨大改变.
11)对性生活失去兴趣.
12)体重的增加或者减少.
13)有的是身体的一些小小的不舒服.
出现这些信号有两个可能性:自杀风险非常高或者有精神方面的问题。
2. 面对自杀风险比较高的人,需要问四个问题:
1)你最近几周是否有想过自杀?
2)最近几周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在了,你的家人或者其他人是否会过得更好?
3)上周,你是否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?
4)你是否在过去尝试过自杀?
如果他回答是,那么要再追问两个问题:你当时想要如何自杀的?你什么时候想过的?
第二个问题来访者可能告诉你青少年时期、父母离婚时、或者考试没考好,或者我跟我老公吵架的时候.这些可能是周围的原因,导致他抑郁的板机点,然后他可能想要去自杀.
如果这四个问题他有一个回答是的,或者不回答,那么风险很高。
3. 高风险如何处理?
可以问来访者:你现在想自杀吗?
如果答案是“想”,那么我们这个时候要签一个保护TA的协议。
关于协议的一些经验:
1)协议里可以包含有哪些人可以陪伴他的。
2)协议里要确保他不可以一个人呆着,要有人陪伴他。
3)避免他接触家里一切有可能伤害他的东西,协议可以更加的具体——比如我不主动靠近窗户,不会一个人待在阳台等等。
要列一份名单:
——包含他的家人或者朋友,咨询师或者医生。在他想要自杀之前可以给这些人打电话。可以让他说出五个人,可以支持他的。可以在纸上把手画下来,然后把名字写在上边。
调动环境的支持,消除负面影响:
帮助他找到生命中有意义的人或者事情,比如去参加什么俱乐部,有意义的活动,可以滋养他的人或者关系;如果他的周围人有自杀念头,不要让他们彼此之间讨论自杀的话题,如果他需要谈,去跟咨询师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