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红色精神,铸就使命担当
一、主讲人简介
主讲人:程铃钫,2006年1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,副教授,现任信息与机电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。
所获主要荣誉:
2013年01月,获得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园丁奖;
2016-2017学年,获得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“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”称号;
2016年12月,获得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“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”称号;
2019年9月,被评为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优秀教师;
2020年05月,被评为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“优秀团务工作者”;
2016-2021学年,多次被评为“优秀指导教师”指导学生参加“蓝桥杯”、“天梯赛”全国软件与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;
2021年8月,被评为“优秀指导教师”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届“锐智杯“福建省大学生智能设计大赛一等奖;
2010年11月,获得金山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“最佳一课”竞赛二等奖;
2016年4月,获得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;
2020年12月,获得金山学院首届教师创新教学大赛二等奖;
2021年6月,获得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;
2021年12月,获得金山学院教学成果奖特等奖。
简要事迹:
作为一名中共党员,该教师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认真学习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,努力实践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落实科学发展观,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自觉从思想上、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作为“双带头人”教工支部书记,以身作则,严格要求自己。作为班主任,能够深入到学生当中,细致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所需,与学生建立了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。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,同时致力于学生竞赛工作,连续6年指导学生获得了省级、国家级奖项。获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园丁奖、金山学院优秀教师、金山学院“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”、金山学院“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”、“优秀团务工作者”等荣誉称号。教学之余她致力于学生竞赛工作,铃钫老师连续6年指导学生在“蓝桥杯”全国软件与信息技术人才大赛获得了省级、国家级奖项,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。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,在《计算机应用研究》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。主持和参与教研科研项目15项,其中主持校级以上课题8项,1项已结题的省级教改项目被评为优秀。
二、文本讲稿
大家好!我是来自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,信息与机电工程系的老师程铃钫!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“传承红色精神,铸就使命担当”!
20世纪50年代,面对帝国主义核威胁、核讹诈,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,高瞻远瞩,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、导弹、人造地球卫星。在为“两弹一星”事业进行的奋斗中,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。这正是我们所说的两弹一星精神: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大力协作、勇于登攀”。两弹一星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精神,同时它更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。
“两弹一星”指核弹、导弹、人造卫星。事实上,两弹一星最初指的是原子弹、氢弹、人造卫星;后来随着中子弹等核武器的相继诞生,前一弹逐渐演变为核武器的合称,即核弹。
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,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。
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。
1960年11月5日,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。 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,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。中国的"两弹一星"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。
"两弹一星"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,20世纪50年代之初,中华大地百废待兴,物质基础薄弱。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援,在核武器研制方面一片空白。面对重重困难,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,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了“两弹一星”的辉煌成就。
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中,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“红色精神”。红色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,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、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。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中,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能克服艰难波折,奋斗不息?是什么能让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下突破险境,绝处逢生,直到今日把中国建设成为东方强国?--答案是红色精神!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。如“军民团结、艰苦奋斗”的井冈山精神,“不怕艰难险恶”的长征精神,“改变作风、提高素质”的延安精神,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勇攀科学高峰”的两弹一星精神。
传承红色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。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,积极宣传红色精神,大力弘扬红色精神,把红色精神潜移默化成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和灵魂。因而也就涌现出艰苦奋斗、勇于开拓、顾全大局、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。 还有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、不怕困难、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、以及抗疫精神。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攻关、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等等。有了这些精神,中华民族一定会走向复兴之路、繁荣之路;有了这些精神,中华民族就会更加健康、更加坚强、更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。
作为新时代的专业教师,我深知,首先要不断加强自我素质的修炼,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,而要立志做学生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“大先生”;其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将专业知识与红色经典文化、“新时代、新思想、新实践”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,提醒当代青年,不要忘记历史使命,牢记党的教诲,不负人民期望,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。
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,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,践行科技工作者们勤于钻研、善于创新、勇攀高峰的精神,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取得突破。将爱国心化作报国行,不断追求知识的更新和素质的完善,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同学们你们听。。。。。。
PPT课件内容